|
新 · 闻
10月14日,我院雷宏振教授、李华敏副教授被聘请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讲专家,并分别主讲了《基于O2O的高校大规模在线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和《创造性思维、创业灵感激发与案例分析》课程。此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主题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案例”。讲授同时在线下和线上进行,并与全国各地高校线上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受到了各地高校老师的广泛关注,达到了良好效果,扩大了我校在全国高校的影响。
我校《创新与创业公共必修课》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部署开设的,该课程经过半年左右的设计和准备,于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面向2015级学生正式开设。本课程是基于“互联网+大学教育”的有益实践,也是大学“课堂教育与开放式校园学习”的有效结合,课程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但坚持了课堂学习的互动、考核以及相互学习等功能,成功开发出的“基于O2O的高校大规模在线课程”。本课程旨在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原则,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课程不仅是我校也是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的“基于O2O的高校大规模在线公共必修课程”。课程同时面向全校2015级4214名本科学生开展,为了支持教学各环节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效果,课程组依托国际商学院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基础和教师资源,构建了一个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组织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专业领域老师的综合性教学团队,课程团队成员包括雷宏振教授、张淑慧教授、李华敏副教授、丁越兰副教授、刘湖副教授、尹海员副教授、韩菁副教授、李正峰讲师、刘辉讲师、张丽君讲师、杨娜讲师、杨博讲师和贾妮莎博士后。分专题讲授创新与创业教育所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按照专业设计在线讨论区有针对性地构建互动交流渠道,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和在线测试,不仅如此,本课程还构建起一个“在线大规模创新与创业设计孵化器”,4214名学生被随机在线上形成422个创意设计小组,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在课程教师团队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形成一个创意设计方案并列入课程考核内容,其中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进一步参加“挑战杯”和其它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
本课程在知识体系设计上,分为四大模块即创新与创业基本理论,创新与创业成功人士经验分享,创新与创业案例分析,创新与创业团队设计。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所有学习和考核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四个结合”开展教学与组织:①线上与线下学习结合(Online to Offline)。即学生的学习通过线上观看视频、参与讨论、阅读案例、线上创业设计与线下参加创业论坛、创业报告、创业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丰富化;②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In class to Out class)。即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选择课堂学习,也可选择网络视频学习,学习方式多样化;③知识传授与行动计划相结合(Knowledge to Practice)。即在系统讲授创新创业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并能够组建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④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School to Social)。即课程主讲老师分别由校内老师和校外成功创业者担任,既有理论、知识点的讲授,也有实践经验传授,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本课程借助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实现课程运行与管理,是我校首次在该平台上开发的大规模O2O必修课程。 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化开放课程,又不同于校内公共选修课程。 既不同于小规模课堂教学,也不同于小容量在线课程学习。充分实现了面向学习目标设置内容及任务功能,通过综合性教学团队的协作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实现通过创新与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创新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策划设计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