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南志愿者可以订阅哦!“寻找最美大学生志愿者”~
“志愿者经历使我发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收获的是快乐、是满足。更加体会到志愿者‘助人自助,乐人乐己’的真谛。我相信,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越分享越多的东西。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都能走在公益的路上,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刘洋说。今天,我们跟随镜头与刘洋一起行动。
出生在革命老区保定易县的刘洋,学习成绩优异,还是小有名气的志愿者。先后奔赴甘肃岷县、云南鲁甸灾区进行支援服务,多次参加支教活动。他还担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研究生“行知”公益社社长、“龙的传人”公益社团副主席,西安联合高校支教团陕西师大负责人。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先后发表五篇省级期刊、一篇国际会议三等奖,并多次协助导师完成 家级、省部级课题。请深入地震灾区2013年7月,刘洋利用假期到达甘肃岷县地震灾区,给灾区帐篷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给孩子们讲防火、防震、交通安全等知识,度过了一段啃洋芋的日子。2014年9月,刘洋作为志愿者又前往云南鲁甸火德红镇重灾区,看到当地交通不便,能够上高中的都寥寥无几。为此,刘洋联系了自己北京的朋友在学校建立奖学金,每个学期评选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想这比单纯的捐赠对孩子们更有用,他希望能够更好激励孩子们去读书。2013年12月刘洋在甘肃岷县地震灾区家访2013年12月刘洋在甘肃岷县卓洛帐篷学校支教“上了瘾”第一次支教刘洋记得第一次支教是听从一个学姐的建议去了甘肃省陇南山区的成县纸坊小学。离开的那天,凌晨两点,村民们就等在旅馆门口为他们送行。刘洋说,那一次,支教者们都落泪了。山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刘洋对自己许下了一个承诺:一定要在研究生阶段的每个假期都到西北山区支教。从甘肃的纸坊小学、卓洛小学、随固小学、刘咀小学到陕西的蓝田东村小学、秦北农民工子弟小学、安康水田沟小学等,刘洋已经西北地区18所小学支过教。↑ 在甘肃陇南成县脂坊小学支教→ 在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支教2013年11月,刘洋在陕西商洛红旗小学支教2014年1月,刘洋在甘肃会宁刘咀小学支教授人以渔走进特殊群体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洋去了聋哑学校,他了解到虽然好多孩子有着身体缺陷,但渴望与人们交流,并有着某些方面的天赋,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太有限了。本着“授之以鱼,莫忘授之以渔”的理念,刘洋和他的伙伴们组建了“益心同行”团队,参加了2014中国大学生激励行动并作为西北地区唯一晋级社会企业模式的团队得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的资助和指导。刘洋希望,在拓展孩子们视野的同时还能教会他们一种走上社会的生存技能。2013年6月,刘洋在西安周至聋哑学校做志愿者敬老、爱老身先士卒2013年,刘洋成立了研究生行知公益社,开展了“青春伴夕阳”活动。每个双休日,志愿者们都会去老教师家里,帮他们干家务活,陪他们聊天。八十多岁的何国湘是陕西师大的退休教师,自从行知公益社成立以来,她忙碌了起来,因为每个周末都会有一群“孩子”去看望她。刘洋说:“他们丰富的知识以及宝贵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来说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次去看他们我都会想到我的爷爷、奶奶,其实我们去看望他们的同时,更多是在学习”2013年9月刘洋与陕西师范大学退休老教师突破自我勤工俭学每个寒暑假,刘洋只要有机会都会做一些勤工俭学。在西安新东方酷学酷玩冬令营做过助教,北京李阳疯狂英语冬令营做过班主任,中国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做过辅导员,也在米线店打过工,大街上发过传单,每个寒暑假都是被公益和兼职安排的满满的,所有的这些经历刘洋现在想起来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也在一直为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努力着。说到未来,刘洋还没有确定,但是他很确定的是自己会一直把公益做下去。“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在公益这条路上,我是不会停下来的。决定做一名志愿者容易,但是,坚持做下去却很难,我时刻提醒自己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服务他人。”
“志愿者经历使我发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收获的是快乐、是满足。更加体会到志愿者‘助人自助,乐人乐己’的真谛。我相信,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越分享越多的东西。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都能走在公益的路上,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刘洋,陕西师范大学摘自新浪网
编辑:杨智勇“如果你觉得内容很棒,记得分享哟。
更讯息请查看:
新浪微博:中南大学志愿服务总队,中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南大学志愿者微信公众平台:中南志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