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才招募】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啦!

[复制链接]
查看: 1281|回复: 0

94

主题

153

帖子

7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04: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院简介
历史文化学院是陕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学科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多年来,历史文化学院珍视自身的发展传统,秉持“人文与科学并重,求是与致用双行”的办学理念,追求“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战略发展目标,形成了“笃学、求真、明独、包容”的院风和以“自由、自信、自尊、自强”院训精神为核心文化传统。学院良好的文化氛围既来源于诸如史念海、朱本源、斯维至、胡锡年、黄永年、孙达人等一大批成绩斐然的知名专家学者的荣光,也有赖于历史人几十年来的励精图治和辛勤耕耘。尽管时代在改变,但是学院文化始终是史院师生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成长拼搏的价值源泉。
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学系和文博系,有历史学、博物馆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中国古代史”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教育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建系(院)70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院奉行“扶强育优,有序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历史学科建设一直走在学校乃至全国前列。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史和世界史在西部乃至于全国都有较大影响,正向建设一流学科目标迈进,考古与博物馆学是我校特色学科,已经获批为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培育出了先秦史、隋唐史、古籍整理、史学理论、苏联史、冷战史、中东史等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西北少数民族文字、医疗社会史研究已经或正在形成新的学科特色。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其中重大招标课题5项,重点项目4项。韩小忙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优论文。于赓哲教授、王双怀教授多次受邀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学院质朴平实、不尚空谈的学风和自由平等、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吸引许多著名学者执教于此,为国家培养了3000余名各层次优秀人才,历届毕业生中多人已成为学界翘楚和基础教育的中坚。
近几年,学院教师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以上项目如下:
导师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75人,具有高级职称者占75%(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26人),博导28位,硕导53位,具有研究生学历者高达9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91%,教师有外校学缘关系者占77%。形成了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学历层次高、学缘关系多样化的特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学院现已外聘专业学位导师15位。
目前,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曲江学者”1名。担任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2人,赵世超教授担任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在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改善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的同时,学院还十分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截至2014年5月,学院共有13位教师具有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海外研修经历。学院长期以来聘有外籍教师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有三位来自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外籍教师分别从事历史人类学、汉学、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学院申报获批国家外专局的“特色项目”,在该项目的支撑下,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资深汉学家麦大维教授,埃克塞特大学国际知名中东研究专家、资深教授尼布罗克,在未来三年将定期来院讲学交流,将会极大地提升我院的国际化水平。
办学条件
历史文化学院具有良好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条件。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特色鲜明,现有各类纸质书籍10万余册,期刊约200余种、9000余册;此外还有《中文古籍数字图书馆》《爱如生古籍数据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49年)》等中文数据库以及Archives Unbound、JSTOR等外文数据库30余种。
历史艺术博物馆藏品丰富,独具特色,除在展示学校深厚的人文积淀、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外,也为同学们专业教学实习提供了便利。
“数字史学网”(his.snnu.edu.cn或www.digital-history.net)是由学院主办的开放性的历史教学与科研网站,其中“西岳论坛”是学院师生自由交流的网络平台,是校内唯一、国内大学历史学院为数不多的史学专业教研论坛。
学院积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学院每年暑期举办“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每期邀请各领域名家七八名主讲,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10年;“集贤讲坛”荟萃国内外名家,已经举办170场;“星期四论坛”由学院教师主讲,已经举办27期;学院研究生会积极为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从2009年至今举办“研究生日新论坛” 111期,论坛连续多年荣获研究生院颁发的优秀研究生分论坛称号。高水平、日常化的学术活动成广大青年学子获取新知、开拓研究视野的重要途径。
学院积极与校外文博机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目前,学院与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天水市博物馆等三十余家省内外文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专业设置激励政策近几年,在学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研究生奖助学金覆盖面和奖助学金金额都有明显提高。2015级硕士研究生每人均获得3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积学奖学金,2015级非在职硕士研究生每人均享受8000元厚德奖学金。
根据陕师大“推进优秀生源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对录取的推免生中“985”“211”高校生源,均可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①入学后选择导师享有优先权;
②申请硕博连读享有优先权;
③可享受一次全额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④可获得一定数额的“优秀生源”奖励(现金或实物)。
联系我们历史文化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欢迎广大考生积极报考。学院接收校内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本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凡具备条件者均可报名。
学院网址:
http://his.snnu.edu.cn/index.asp
咨询电话:029-85310060
学院邮箱:lswhxy@snnu.edu.cn

责任编辑/程小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