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师范大学地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都西安,
建校于1944年,现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70年来,我校已初步建成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完备、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于2000年,是西北地区首家以学院建制的传媒教育机构,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招收博士研究生,且硕士学位点最多的新闻传播学院。建院16年来,我院发挥西安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优势,在学界、业界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在我院教职工的艰苦努力下,已初步建成专业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完备,并在西北地区领先的传媒教育基地。学院现有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文艺与文化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与澳大利亚ECU联合培养的传媒博士点1个,有硕士一级学科2个(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8个(新闻学、传播学、文艺与文化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媒体艺术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影视批评学),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新闻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广播电视艺术硕士),本科专业5个(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教学名师1位。学院现为陕西省新闻专业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高级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在读博士5人。另外,聘请业界兼职教授20多人。近5年来,学院完成各类科研立项10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1000多万元。
学院大楼
在2012年底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本院新闻传播学科位列全国第19位,西部第2位,西北第1位。
学院现有在校生1134人,其中本科生797人,硕士研究生321人,博士研究生16人,另有驻站博士后2人,留学生10人。学院先后为社会各界培养人才5000余名,分布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青报、新京报、上海文广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卫视、深圳卫视、山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人民网、环球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在西部地区的各主要媒体、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业。仅陕西广播电视台就有100多位本院毕业生。
近年来,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14年12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师范大学签订了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学院以部校共建为机遇,努力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传媒人才培养机构,为陕西乃至全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做出更大贡献。
现为学院发展需要,特拟2017年教学科研人员补充计划,内容如下:
1补充数量 计划常规补充8人
2补充条件
(1). 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知名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2). 应届博士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具有副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博士不超过35周岁;具有正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博士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3). 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程教学工作,学术业绩应超过学校本学科同等人员平均水平,且具有学术发展潜力。
3补充类别及人数
4招聘程序及时间安排(1). 招聘程序:学院进行资格审查、组织考核评价、确定拟聘人选、人事处审核、公示、学校审批、签订聘用合同。
(2). 时间安排:应聘人员可随时报名,学院根据工作安排及应聘情况不定期组织考核。
5 考核方式(1). 业务考核
(2). 职业素质和品德修养等考核
6 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均为电子版)(1) 本人简历(应包含详细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博士毕业时间等)。
(2). 本人本硕博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承担或参与项目批件、外语合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原件扫描版。
(3). 本人科研成果目录和论文。
7 联系方式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 编:710119
工作人员:
兰老师,029-85310069
lanhuan@snnu.edu.cn
负责人:
郝老师,029-85310389
hpz@snnu.edu.cn |
|